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章 > 文章详细
两种病虫测报仪器对草地害虫监测的效果对比分析

来源: http://www.cqlight.com.cn/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2-11-21  阅读2698次

      草地螟俘是我国二北地区(华北、东北和西北)重要的农牧业害虫,建国后己3次周期性暴发成灾,给我国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草地螟开始进入第3个危害周期以来,草地螟的灾害问题越来越突出,发生危害面积及范围逐年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贡,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种群数量已达到较高水平。为有效控制草地螟的猖撅危害,保障我国二北地区农牧业生产安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开展草地螟防控技术攻关,集成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等关键技术,在草地螟虫源区组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技术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成虫诱杀为贡点,幼虫防治为补充的虫源控制技术体系,实现压低草地螟虫源基数,保障农牧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其中,诱虫月灯的应用不仅能准确监测草地螟种群动态,提供虫情预测预报基础数据,而目还可以大量诱杀成虫,减少其交配儿率和川间落卵量。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黑光月监测主要农林害虫种群动态,在虫情的预测预报中发挥着贡要的作用,但传统的黑光灯存在使用不方便、诱虫效果不明显等缺点,自动虫情测报灯逐渐推广应用。关于这两种灯光诱捕器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小地老虎、黏虫和玉米螟等诱捕效果比较研究已有许多报道。目前,我国在草地螟种群动态监测与防治中广泛应用这两种诱虫灯,为科学评价其对草地螟种群监测与控制作用,于2004—2006年在河北省康保县连续3年对两种灯具的诱捕草地螟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推广应用草地螟经济型测报灯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灯光诱捕设备
      经济型测报灯为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虫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推荐产品),光源为20W黑光灯竹,并具折光设备,灯下接诱导漏斗和接虫袋。传统黑光灯为普通型,20 W。
1. 2试验方法
      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普通黑光灯安装在河北省康保县植保站试验地中,试验地中种植有大豆、苜蓿等草地螟适宜的寄主植物。两灯相距约600m。装灯时间从2004起一直到2006年,每年的4月份开灯,9月末撤灯,每年历时约180d。两种灯具每天开关时间基本保持一致,每天对诱捕的昆虫进行收集、分类,剔除非草地螟昆虫种类,统计、记录两种灯具每天诱捕的草地螟雌、雄成虫数量,并分析比较不同灯具监测到的草地螟始见期、发蛾高峰期以及终见期差异以及对草地螟的诱杀效果。由于2004一2006年,试验地草地螟处于第3个大发生周期,两种灯具诱捕的草地螟种群数量较多,为更加直观比较其诱虫效果,草地螟种群动态的变化采用对数标度。
1. 3数据统计分析
      所获数据按每日两种灯光诱捕器总诱蛾量的对数标度作出种群动态曲线,直观分析比较其诱虫效果,包括草地螟始见期、发蛾高峰和终见期的差异等,并对两种灯光诱捕器总诱蛾量、平均每日诱蛾量以及每日诱蛾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用软件为SPSS( 11. 5版本)。
2结果与分析
2. 1两种灯光诱捕器对草地螟种群动态监测比较

图1  2004- 2006年普通黑光灯和经济型测报灯诱捕草地螟蛾量对数图

      连续3年(2004- 2006)应用普通黑光灯经济型测报灯监测草地螟种群动态的结果表明(图1) ,两种灯光诱捕器均能有效监测草地螟种群动态,诱捕的草地螟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草地螟种群数量每年从5月份开始上升,一直到9月份迅速下降。期间有多次发蛾高峰,发蛾高峰日尤明显规律可循,但主要集中于每年6月和8月中下旬。尽竹两种灯光诱捕器诱捕的草地螟种群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灯下种群始见期和终见期均有所不同。黑光灯下草地螟种群始见期较早而终见期较晚,除2006年两种灯光诱捕器下草地螟种群始见期相差不大外,2004年和2005年,黑光灯下草地螟种群始见期分别比自动虫情测报灯早11d和22d,而2004年黑光灯下终见期也比自动虫情测报灯晚5d。这表明,黑光灯对低密度草地螟种群诱捕效果较为明显。进一步对两种灯下诱捕的草地螟成虫雌雄比分析表明,两种灯光下诱捕的草地螟雌蛾数量均大于雄蛾数量,2004-0006年,黑光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下草地螟雌雄性比分别为1.95和1.84,1.33和1.43,1.36和1.61。但两种灯光诱捕器之间诱捕的草地螟雌雄性比差别不大。
2. 2两种灯光诱捕器对草地螟诱杀效果比较

图2  2004- 2006年度普通黑光灯和经济型测报灯诱杀的草地螟总蛾量

      连续3年(2004- 2006)应用普通黑光灯和经济型测报灯诱杀草地螟成虫的结果表明(图2),自动虫情测报灯诱杀的草地螟成虫总量显著高于普通黑光灯,平均每日诱蛾量也较高。在2004-2006年度整个灯诱过程中,一盏自动虫情测报灯诱虫总数分别是黑光灯的1.42,1.19,2.54倍。这表明自动虫情测报灯对草地螟的诱杀效果高于普通黑光灯。
      单日最大诱蛾量也出现在自动虫情测报灯,2004-2006年分别为107 756,13 888,15 606头,分别是黑光灯的2. 25,2. 03, 3. 69倍。但普通黑光灯下成虫始见期早,在整个诱杀过程中,2004-2005年黑光灯诱蛾数等于和多于自动虫情测报灯的天数分别占总诱虫天数的75.5%和750l0,而小于自动虫情测报灯的仅分别占总诱蛾天数的24.5%和25%。2006年普通黑光灯诱蛾数等于和多于自动虫情测报灯的天数约占总诱蛾天数1/2,但每年诱杀的总数却显著少于自动虫情测报灯。这进一步表明普通黑光灯对低密度草地螟诱杀效果较为有效,而草地螟种群暴发时,自动虫情测报灯的诱杀效果显著。
3讨论
      尽竹昆虫趋光性原理还停留在假说阶段,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农业害虫均具有向光飞行的特性。这也是利用灯光诱杀昆虫从而达到无公害防治的重要原理。我国利用灯光诱杀害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成功的范例。20世纪70年代,大量黑光灯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预测害虫的发生趋势,而目还起到重要的控制害虫危害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棉铃虫在我国棉区暴发成灾以及对化学农药抗性的产生,包括黑光灯在内的多种灯光诱捕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大大降低了棉铃虫的种群数量。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包括灯光诱捕设备在内的多种物理防控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害虫防控中,防控的害虫不仅有水稻害虫、蔬菜害虫、棉花害虫,而目涉及森林害虫、果树害虫等。因此灯光诱捕设备在害虫综合防控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竹大多数昆虫对波长为250~ 700 nm的光均具有识别能力,但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不同波长和强度的光源趋性不同,因此,不同波长的诱虫灯效果也有差别。普通黑光灯的波长一般处于330~ 380nm范围内,中心峰值约为360 nm左右,大多数农业害虫对此波长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也是黑光灯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测报与防治的原因。随着昆虫感光原理以及趋光本质研究的不断发展,在黑光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其他诱虫灯如自动虫情测报灯、频振式杀虫灯、双光灯、高压汞灯和荧光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害虫监测与防控中。自动虫情测报灯是在黑光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射和折射工具,使光源传播得更远,同时增加了各个部件间配合严密性,减少了害虫的逃逸儿率,增加了诱虫数量,逐步取代传统黑光灯。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型灯具的使用会对传统黑光灯监测的历史虫情资料的衔接与转换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尽竹两种灯具每天监测的草地螟种群数量呈极显著相关,但不同年份之间的回归方程的斜率值及数值对应关系并不一致,因此如何寻找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另外,尽竹两灯均可应用于草地螟预测预报,但自动虫情测报灯下草地螟始见期较晚,终见期较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害虫种群数量动态形成机制的了解。至于两种灯具所使用的光源基本一致,而较低密度的草地螟对传统的黑光灯较为敏感,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因此,自动虫情测报灯进一步的工艺改进尤为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灯光诱杀害虫的同时,也会对天敌昆虫起到伤害作用。尽管2004—2006年,我国草地螟种群处于第3个大发生周期过程中,灯光诱捕的草地螟种群数量远大于天敌种群数量,但也会对天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推广使用灯光诱杀害虫的同时,特别是在害虫种群下降而天敌种群上升时,监测其对天敌的伤害程度是必要的。其次,如何调整开启灯光设备的时间,使之仅在害虫活动高峰期发挥诱杀作用从而减少对天敌的伤害,是需要根据特定害虫的活动规律而定。另外,研发害虫敏感而非天敌敏感波长的光源,将有效减少天敌的扑灯数量,或者利用灯光诱捕器结合特定害虫性外激素诱芯或天敌驱避剂进行诱杀从而保打天敌,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关产品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