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文章详细
春季枣树常见虫害防治

来源: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9-2-25  阅读1670次

  枣芽象甲

  枣芽象甲又名枣飞象、小灰象鼻虫,在山东、河北、陕西、山西各枣园分布地区发生普遍且危害较重。成虫在早春食害嫩芽和幼叶,严重时可将枣树嫩芽吃光造成2次发芽,影响枣果产量并严重影响树势。

  枣芽象甲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下5~50cm深的土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后出土食害嫩芽,芽受害后长时间不能重新萌发。重发的新芽,枣节生长短,仅能结少量晚枣且质量差。幼叶展开后枣芽象甲可将叶尖咬成半圆形或锯齿状缺刻。5月以前成虫多在晴朗无风天的中午前后危害树木,早晚则在近树干的地方潜伏。5月以后成虫早晚活动。卵多产于枣树的嫩芽、叶面、枣股翘皮下或裂缝中。5月至6月中旬幼虫孵化后,即沿树干下树潜入土中取食细根。9月以后再下潜至30cm左右的深处越冬。

  防治措施:

  在早春成虫出土前刮去树干20-30cm宽的老皮一圈,然后用20cm宽的塑料薄膜绑一圈,中部用2.5%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浸透的草绳捆扎,薄膜上部向下反卷阻止成虫上树,使害虫在毒绳处死亡。利用其假死性早晨用杆击树皮,树下喷52.5%氯氰·毒死蜱乳油,虫落地后中毒而死。发生期树上喷26%辛硫磷+氯氟氰菊酯可有效地毒死食叶成虫。

  枣粘虫

  枣粘虫又名枣连翅小卷蛾,是冬枣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及果实粘包在一起,在其内食害叶、花蕾、花和果实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枣粘虫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树皮缝和树洞中结茧越冬。

  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多在白天羽化后潜伏,晚上活动,趋光性很强。卵多散产于光滑的小枝或枣叶正面叶中脉两侧。第1代幼虫发生在展叶期,危害芽叶,发生盛期在5月初,幼虫吐丝缀叶或卷叶,在其中取食叶肉。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内结茧化蛹。第1代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发生盛期在7月下旬。第3代幼虫发生盛期在8月上中旬。第2代幼虫除卷叶危害外,还危害幼果。第3代幼虫除卷叶危害外,还将叶片粘缀在果面上,于其中食害果肉,这代幼虫危害直至9月上旬,然后陆续老熟爬行到树皮缝或树洞中做茧,化蛹转入越冬,10月中旬全部转入越冬。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一是早春要刮树皮,并将其烧掉;二是要在9月上旬,在树干分杈处以下的部位绑3cm厚的稻草秸,诱杀第三代老熟幼虫,落叶后解下草耙,刮除贴在树皮上的虫茧,集中烧毁。

  2.药物防治,一是在枣芽长3cm,但未展叶前的发芽期,正值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喷洒2.5%氯氟氰菊酯,或选用26%辛硫磷+氯氟氰菊酯喷药防治;二是有条件的在第二、三代枣黏虫产卵期时,释放人工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以寄生方式达到消灭效果。

  枣瘿蚊

  枣瘿蚊又名枣叶蛆,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山西、河南等各地枣产区。以幼虫危害冬枣的嫩叶、花蕾和幼果。

  被害叶的叶缘向叶正面纵卷,前期卷叶为紫红色,质地变脆,后期卷叶为褐绿色,被害叶逐渐变黑枯萎脱落。花蕾被害后,花萼膨大,不能开放,幼果受蛀后不久变黄脱落。枣瘿蚊在枣区1年发生5~6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茧越冬,在土层中的分布范围为2~5cm。翌年冬枣萌芽时化蛹羽化交尾后,将卵产在未展开嫩叶的边缘。孵出的幼虫吸食嫩叶汁液,4月下旬开始叶片纵卷,卷叶内有1或数条小白蛆状幼虫,5月上旬为危害盛期,5月中旬被害叶逐渐焦枯脱落,5月末至6月初,幼虫老熟后落地入土化蛹。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以后嫩叶减少,发生危害也渐轻,全年有5~6次明显的高峰。8月下旬幼虫渐老熟,落入土中结茧,转入越冬。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一是4月中下旬结合枣园中耕除草把蛹翻入深层阻止成虫羽化出土。5月下旬枣园灌水,可杀死大量第2代幼虫、蛹;二是在树干基部堆土,选择6月上旬幼虫羽化出土盛期,在距离树干1米范围内,培起10—15cm厚的土堆拍打结实,防止羽化成虫出土。

  另外在当年8月下旬以前,在枣树下覆盖薄膜阻止越冬蛹羽化出土,这样均可大大减少虫源基数。

  2.药物防治:防治重点是第1代幼虫,如防治的好以后各代不重点防治,可在防治红蜘蛛、介壳虫时兼治。在5月初枣吊5-6片叶展叶时树上喷药一次,第1代幼虫入土期视灌水情况在地面喷一次。可选用的药剂:5%氯氰菊酯+吡虫啉、20%吡虫啉可溶液剂、80%敌敌畏乳剂。十年生以上枣园可视危害程度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新建枣园应严格采取措施重点预防枣瘿蚊。

  地面施药应联防联治,大面积统一进行。在第一、第二代老熟幼虫入土期,在树干周围1米的地面喷洒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喷洒0.5kg,喷后浅耕可杀死入土化蛹的老熟幼虫;树上喷药,在枣树萌芽而尚未展叶时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次。(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相关产品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13号